式炮闩和楔式炮闩两种,当然,并不是说后装式火炮就只能够从螺式炮闩或者楔式炮闩中选择一种,也有部分早期的后装式火炮。
在炮闩技术发展还不成熟的早期,选择在火炮上同时使用螺式炮闩和楔式炮闩,比如英国在1855年为阿姆斯特朗炮设计的阿姆斯特朗炮闩。
在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炮闩之前,已经有部分国家采用了简单的楔式炮闩设计。但是这些国家设计的楔式炮闩,只是在火炮尾部简单的插入一块闩体,密闭效率仍然不够,导致后装式火炮的威力迟迟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
而阿姆斯特朗炮闩则是在原来楔式炮闩的尾部,又加上了一个螺式炮闩,因此其气密性得到了保证。
但是这种双炮闩设计,因为装填繁琐导致火炮射速下降,因此在炮闩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后就被放弃掉了。
螺式炮闩的气密性能较好,但是闭合速度较慢,因此主要应用于大威力后装式火炮上。而楔式闩体开闭的速度更快,因此主要应用于对射速要求较高的各种速射炮上。
早期的螺纹炮闩螺纹很长,每次进行开闭作业的时候,都需要炮手将整个螺纹闩体转出来,效率很低,因此后面的后来的螺式炮闩大多改成了间断式螺纹炮闩。
所谓的间断式螺纹炮闩,也可以被称为断隔式螺纹炮闩。顾名思义,这种炮闩就是将闩体上的螺纹间断切开,同时在火炮炮尾内部也有相对应的螺纹。
这样在闭合炮尾之后,只需要将火炮闩体转动一定的角度,就能够实现螺纹闭合,操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为螺式炮闩能够承受住威力更大的压力,因此主要应用在大口径火炮上,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参战国所使用的大口径舰炮、重炮和要塞炮基本上都是使用的螺式炮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