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式炮闩的螺纹数量和火炮威力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火炮的口径越大,发射时的燃气压力也越大,这时候为了保证更高的气密效果,就需要加上加上更多的螺纹,闩体也就需要随之加长。
当然,螺式炮闩还存在缺点,因为在开闭炮尾的时候,需要将整个闩体转出。因此,即使是间断式螺纹炮闩,仍然需要占用较大的操作空间,无法和自动机构实现较好的联动。
楔式炮闩从字面意义上就能够很轻松的知晓其工作原理——用移动楔体的方式完成火炮炮尾的开闭锁工作,因为楔式炮闩的闩体移动方向还能够进一步细分,所以楔式炮闩还可以根据楔体的移动方向分为立楔式炮闩和横楔式炮闩。
立楔式炮闩的闩体呈上下移动的状态,开锁时闩体上升的立楔式炮闩称为上升式立楔炮闩,开锁时闩体下落的立楔式炮闩称为下落式立楔炮闩。
立楔式炮闩的优点的是占用的操作空间较小,在操作时基本不会给射手带来过大的干扰。当然,立楔式炮闩因为闩体是上下移动式的,因此如果是人工进行开锁、闭锁作业,需要比横楔式炮闩消耗更多的力量。
横楔式炮闩在开锁时闩体一般是向右侧开出,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右利手,在进行开锁、闭锁作业的时候,位于炮身左侧的装填手能够用右手把炮弹送入炮管,方便操作。
相对于立楔式炮闩,横楔式炮闩的闩体是水平移动的,因此开锁、闭锁时所需要的力量相对于立楔式炮闩要小一些。
而一门火炮最终要采用立楔式炮闩还是横楔式炮闩,主要还是根据火炮工作时上下部分活动空间大还是左右部分空间大来决定。
当然了,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黎汉明在拿出相应的理论技术资料时,往往都是拿出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夯实理论基础,才能不至于使技术理论出现断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