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大明铁骑(一) (1 / 6)

作者:闪烁 最后更新:2021/11/28 15:37:59
        到达宣府的当天晚上,小将邓茂就率领八万兵卒,带上了半月的粮草,轻装出发了。邓茂本就不是冲动的人,朱祁钰的激将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最主要的是,邓茂在明白了朱祁钰的战略部署之后,知道他这支偏锋大军的重点就在于快,要快到让蒙古人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快到蒙古人为其感到震撼!为此,邓茂没有耽搁一点时间,当晚就离开了宣府,直接朝龙门所奔去!

        这八万人都配备了战马,其中骑兵还各多配备了一匹战马,行军时,这多出来的两万匹战马主要用来运送粮食,弹药等给养,而作战时,骑兵则可以轮番骑乘,不用为马匹乏力而放弃进攻。这是朱祁钰从蒙古人,或者说是从当年汉朝大将霍去病那里学来的,按照游牧民族的方式,每人多带一匹战马,这样就可以连续不断的突击,不给敌人一点喘息的机会!

        龙门所与龙门卫并不是一个地方,龙门卫在开平的南面,介于开平与宣府之见,是两处边塞要地的连接点。龙门所在开平的东南面,位于燕山山脉北面,是长城附近的一处重要边塞。不过,因为龙门所并没有正面蒙古,且周围地形复杂,不太适合蒙古骑兵作战,所以受到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第二天天还未亮,邓茂就已经率军抵达了龙门所,他没有让部队停下来,而是命令所有士卒在行军途中吃点干粮,只是在路上补充了饮水,接着就继续向北杀去。

        “将军,士卒们都很疲惫,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

        “疲惫?”邓茂看了一眼副将张同,“继续前进,告诉大家,到了赛汗山,我们就可以休息,吃上热饭,在此之前,谁也不能停下来!”

        见邓茂态度坚决,副将张同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一面吩咐军官去振奋士气,一面赶紧跟上了邓茂的速度。

        越过了长城边关之后,大军进入了塞外大漠。一路上,邓茂马不停蹄,没有让部队停下来过。同时,他将两万骑兵集中在了前面,又派出了大量的侦察游骑,将其放到了大军四周五十里范围之内搜索攻击目标。这些游骑都是由蒙古人组成的,准确的说,应该是由那些归顺了大明的蒙古人组成的,他们对塞外情况更为了解,由他们做前锋游骑更为合适!

        明初,太祖朱元璋先后遣大将徐达,常遇春,蓝玉等远征蒙古,至洪武二十一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孙子脱吉思帖木儿战败,北走土剌河畔,被其部下所杀,北元内乱,分裂为三部:鞑靼部,瓦剌部,与兀良哈部!

        三部之中,鞑靼部势力最强大,仍传蒙古汗,而兀良哈部与明朝关系最好,先后归顺。而瓦剌部的猛可帖木儿死后,瓦剌分为三部,均于鞑靼对立。到成祖皇帝朱棣时,五伐蒙古,永乐八年,鞑靼部被成祖皇帝击败,阿鲁台表示内附,成祖皇帝封其为和宁王。虽然后来鞑靼诸部均先后造反,不过在太祖与成祖皇帝几十年经营之下,已经有大量蒙古人承认了自己作为大明臣子的身份。其中,在成祖皇帝南下勤王之时,宁王手下的多颜三卫就是由蒙古人组成的,可以说是当时战斗力最强大的骑兵部队了!

        可以说,蒙古人加入大明军队,为大明效力的历史已经有了几十年。朱祁钰上一次北伐时,骑兵中也有不少蒙古人,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蒙古人,在塞外作战时,明军才有了最好的向导!这次,邓茂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大军出塞之后,他立即就把游骑撒了出去,四处寻找蒙古人的据点!当然,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2.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3.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4.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5.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6.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7.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8.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9. [秦汉三国]三国之生化狂人 [列表]
  10.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11. [两宋元明]我,大明头号反贼 [列表]
  12.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13. [秦汉三国]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列表]
  14. [清史民国]覆清1796 [列表]
  15. [架空历史]三国:开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列表]
  16. [架空历史]唐末狐臣 [列表]
  17. [历史传记]大秦开局被嬴政偷的心声 [列表]
  18. [两晋隋唐]冉魏大帝 [列表]
  19. [抗战烽火]抗战:从八佰开始 [列表]
  20.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