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回复,都逻辑严密,有理有据,直击要害。
尤其是对几笔备受争议的关联交易的解释,艾明羽从业务的必要X和价格公允X两个角度切入,拿捏着轻重缓急,b赵丹自己组织的那版回复,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这些问题,正是赵丹这几天冥思苦想,却始终难以找到突破口的难点。
赵丹是做财务出身,对数字敏感,做事细致,但对于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和投资人的思维逻辑,却始终隔着一层。
艾明羽不一样。她在春丰时便是从一线PE做起,深谙投资人的“七寸”在哪,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每年跟CFO核算报表时关心的问题,与红湖的人别无二致。
她的视角,天然带着“买方”思维。
“这些都是……艾总您整理的?”赵丹抬起头,看向艾明羽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异sE。
艾明羽淡淡地点了下头,“我之前在春丰,每年跟各家核数时都有存档,挑出些能用的给你们做参考,大T思路是对的,你们照这上头的明细往下编就好。”
赵丹心下了然。怪不得,难怪那群PE像饿狼般盯着她穷追猛打。原来是抓住了她的短板。
不过编这个字…就差直接挑破杨裕田在账上的手脚了。
她握着那叠资料的手紧了紧。方才那些由嫉妒生出的猜测,此刻却如鲠在喉。若不是这些及时的雪中送炭,红湖还指不定能借此压下多少估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