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八章 巧夺天工 (2 / 3)

作者:Mo虚無 最后更新:2025/7/21 21:00:23
        柳亦辰把这件象牙雕山水游乐图笔筒拿在手中,入手的感觉非常温润。这件笔筒圆口、直壁,口底相若,呈圆柱状,用料硕大宽厚,质地温润醇和,造型洗练大方。外壁采用阴线细刻填墨彩技法,刻绘山水游乐图。

        笔筒上面所描绘的场景非常恢弘,远处烟波浩渺,河水蜿蜒,山峦叠嶂,近处浅坡堤岸,茅亭小立,怪松垂柳时隐时现,构成一幅扑朔迷离,宁静和谐的迷人景色。群峰清漪中,众多人物穿梭其间,或三二闲谈,或画舫畅游,或孤帆争流,人物神态刻划传神,惟妙惟肖。

        雕刻这件东西的作者以刀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技法,构图疏朗有序,层次清晰明快,远山近水,处处展示春光明媚,观之心旷神怡,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画旁配诗文,右上浅刻委角长方形篆字“林居”章,左侧刻行草诗文“海势欲浮双塔去,山峰为拥五华来”,其后落款“唐句”,下刻一方一圆“玉”“堂”连珠章。

        “这件笔筒造型规整,用料奢华,纹理自然,精雕细琢,于寸天厘地间,万象具焉,即成轴卷之感,可谓妙然天开,蔚为大观。山水诗文俱佳,实为难得之珍品。”柳亦辰看完这件笔筒后给这件笔筒做了一个最后的总结之词。

        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一般呈圆筒状,材质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柳亦辰看完这些东西又把它们全都放回原位,他抬起头问道花子霂:“子霂大哥还有其他的物件让我帮忙鉴定吗?您收藏的这四件东西全都是精品,我先和你说好这些东西千万不能卖掉,如果真的想买的话一定要卖给我。我肯定出的价格比市价要高上许多,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用处很大。”

        “柳老弟你就放心吧,这些东西我肯定会好好的保管起来,我以后会单独把这四件东西存放起来,直到你博物馆开业我的这些东西就去给你的博物馆撑场面。听着声音应该是你女朋友她们回来了,这一晃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柳亦辰看了眼胳膊上的手表向柳亦辰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到时候我会在这些藏品备注上写上你的名字的。也会在这些东西的简介处弄上一个二维码,然后那些人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这些藏品的来历,和其中包含的一些故事。

        这样的话人们和这些藏品会有一个互动的过程,更能够加深他们对这些藏品的印象。子霂大哥晚上的时候嫂子会回家吗?要不今天晚上咱们就在家吃吧,晚上的时候我给你露一手,你尝尝是我做的饭菜好吃还是中午在梅苑吃的那些饭菜好吃。”

        柳亦辰的话让花子霂眼前一亮紧忙问道:“柳老弟你还会烹饪吗?晚上你嫂子会回来的,不过你作为客人来说让你下厨总感觉有些不太好意思,要不这件事情等你嫂子回来你和她商量一下,反正家里什么蔬菜都有,如果没有的也可以去附近的超市去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