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0章 人类还在进化 (1 / 3)

作者:冰山下的传说 最后更新:2021/11/23 0:40:37
        跨种族交往一直是充满惊喜的事情。除了眉、眼、口、鼻、颅型、肤色导致的外貌不同之外,内在的生理进程也有微小偏差,这又导致了各自对早熟、晚熟、早衰、晚衰的认知都有差异。于是,亚洲人认为非洲人早熟,欧洲人认为亚洲人抗老。

        同样的原因也造成了,跨种族的药物使用,一直是充满了惊险的一件事。二十世纪欧美的化学制药科技遥遥领先。那个年代他们研发的特效药,用到东亚一点也不特效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这也逼迫了东亚的药物研究独立化。

        从人类演化的进程讲,离开非洲之后,走得越远的人类品种,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从这个视角来说,美洲印第安人应该是最强大的人种才对。从体格的角度,也许美洲印第安人确实强悍。

        但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连通在一起的欧亚非大陆,因为地域的广阔和地形、气候的复杂,反而提供了不同文明独立发展而后交汇融合的条件。从现代文明的立场俯视历史的演化,体格最强实在算不了什么。

        而且,印第安人的体格并不是真的强——欧洲人从欧亚非大陆带去的天花,他们的免疫系统就对付不了。

        比美洲更大块的欧亚非大陆,除了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还提供了更丰富的传染病。同样,人类在演化中,不仅创造了文明,也锻炼了免疫力。

        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收下了天花,顿时尸横遍野。礼尚往来,他们回报以另一种传染病——梅毒。

        人类面对传染病其实并不是进化出免疫力的。——各种生物面对疾病都是一样的:死剩下的那些,本来就带有特殊突变,可以无视病菌或者病毒,他们接下了死掉的人留下的土地和财产,然后繁衍后代;后代自然也不怕那些病菌和病毒,于是人口爆炸,把人类的数量又恢复到疾病流行之前的状态。就像黑死病时代之后的欧洲一样。

        问题是,谁也不想测试一下自己会不会死剩下。也有可能奇怪的大病一来,整个地区的人中,根本不存在可以让少数人幸存下来的突变。嗯,那就一起死光光了。

        对人类进化贡献最大的因素,第一是运气,第二就是人口数量了。

        原始人的代际交替,是十来岁。发掘出的遗骸十八岁就死了。现代人的代际交替那就说不准了。

        神州早年间三十多岁没生孩子的人多得是。后来有生育税逼迫,育儿所帮忙,总算压缩到了二十多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