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差价 (2 / 4)

作者:阳光下写字 最后更新:2024/5/9 21:37:17
        韩度神色淡然,微微点头说道:“臣也就只能够做一点这样的经营罢了,一个总督府也该有一些自己的产业,光靠赋税虽然不错,但是依赖性太大了。两条腿走路,才是正理嘛。”

        一路走来,朱标还看了繁华的街道,甚至在街道上你还能够吃到大明的多种吃食。满目的汉字招牌和极具大明特色的建筑,让人恍惚之间竟然会以为身在京城的某条街巷一般。

        在这几乎是都带着大明风的地方,中间又穿插着当地特色的建筑,让人在习惯之余,又猛然收获一分惊奇和惊喜。

        有白布蒙着头的西洋人,穿着长布衣衫,热的汗流浃背满头大汗的在用蹩脚的汉话与大明的海商讨价还价。而大明的海商则袒胸露乳,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不断的在扇着风,嘴里也时不时的冒出几声叽里呱啦的奇怪声音。

        其中韵味,竟然让朱标觉得比走在京城的大街上还有意思。

        一个当地人穿着干净体面,一脸微笑的站在一旁看着交流的双方也不搭话,只是笑意盈盈的看着他们。

        大明海商和西洋商人之间的连比带划,并没有给他们之间的交流增加多少帮助。最后双不得已,朝着旁边早已等候多时的人求助。

        当地人脸上带着笑容,对于双方这样的结果,好似根本就没有丝毫意外。两手摊开,分别朝着双方伸过去。

        西洋商人有些不甘心,不情不愿的在当地人手心里放上十几枚银币或者是一枚金币。而大明海商就要大气很多,直接从怀里拿出一叠宝钞,抽出一张一贯的宝钞同样放在当地人手里。

        当地人在收到银币的时候,只是随手掂量一下,便揣进怀里。反而在看到宝钞的时候眼睛明显的一亮,朝着大明商人一笑,对大明商人的态度也亲近了许多。

        宝钞在大明的价值早就回落到一贯宝钞换一两银子或一千文的地步,老朱以不能让百姓吃亏为由,强行下旨将宝钞的兑换比例给固定下来。再加上有着银行的不断调节,宝钞兑换的铜钱和银子的比例,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丝毫变化了。一旦宝钞的价格向上浮动一点,银行就以一贯宝钞兑换一两银子的比例,不断的朝着民间发放宝钞。一旦宝钞的价格向下跌落一点,银行又反过来用真金白银将宝钞的给换回来。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奸商不信邪的,想要操纵宝钞的兑换比例变化来谋利,结果在被韩度接连几次的打击下,不知道多少奸商被弄得倾家荡产。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打宝钞的主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