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2章 伐韩?伐蜀?(下) (1 / 8)

作者:望舒慕羲和 最后更新:2022/1/7 0:01:07
        法国的战略走向,直接决定了大顺对欧洲的贸易战略成败。

        包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内,1779年走锭精纺机和瓦特蒸汽机融合之前,纺织品这个大宗货物的对外出口没有任何优势。

        很多人对工业革命之前的积累有所误解,但事实是,非洲在整个18世纪,拿到的欧洲的货,都是麻棉混纺品,比起亚洲货没有任何优势——质量不必提,价格也没优势——在后世20世纪末期吃饱了撑的的阶层兴起亚麻复兴之前,麻布和棉布比就是垃圾。要不然也可不可能法国一年判处几十人、上百人违反《棉布禁止令》,法国又不是没有麻布,可真就有人冒着蹲监狱和罚款的风险穿棉布。

        中国明清戏剧里,女豪杰在家的时候,都是纺棉花的;而欧洲童话里,公主不是搓荨麻、就是纺亚麻。

        印度自有底蕴,华夏的底子源于朱元璋的棉花推广。欧洲现在强的不是手工业,而是航海术、几何学、天文学和宗教同化能力。

        各家东印度公司在各国工业水平质变之前,挣的是欧洲老百姓的钱,和永乐朝靠下西洋和禁海来垄断香料收益没有本质区别。

        这一点物质基础,就是荷兰可能买办化的最主要原因。

        刘钰希望把荷兰的金融和商业资本买办化,而不希望荷兰彻底沦为法国的附庸。

        法国的科尔贝尔国家工业主义和极强的干涉经济,若过分影响荷兰,会引发比奥兰治家族成为世袭公爵更可怕的资本动荡,只怕到时候纷纷出逃,欧洲金融中心从阿姆斯特丹转移到伦敦。

        资本是有腿的,尤其是不做实业的金融和商业资本,跑的飞快。所以刘钰对法国不抱任何希望,因为法国距离后世的“高利贷帝国主义”差了一大截,现在分明是国营工业化主义,这样的国家和大顺的手工业根本就不可能合作。英国人、瑞典人都尝试养过蚕,但是气候就真的养不活。北意大利这个丝绸产地大顺的丝绸都能卖一些,法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国营工业化国产替代,真的是一点都挤不进去。

        英荷之间的矛盾,和大顺与荷兰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攻下南洋,与荷兰合作,英荷之间的矛盾就会急剧扩大,也可以促成英荷战争的开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2.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3.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4.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5.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6.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7.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8.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9. [秦汉三国]三国之生化狂人 [列表]
  10.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11. [两宋元明]我,大明头号反贼 [列表]
  12.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13. [秦汉三国]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列表]
  14. [清史民国]覆清1796 [列表]
  15. [架空历史]三国:开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列表]
  16. [架空历史]唐末狐臣 [列表]
  17. [历史传记]大秦开局被嬴政偷的心声 [列表]
  18. [两晋隋唐]冉魏大帝 [列表]
  19. [抗战烽火]抗战:从八佰开始 [列表]
  20.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