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擎应了一声继续说道:“对外交往部,计划向周边一些主要的国家派驻公使,代表我大明维护我大明在所在国的合法利益,尤其是封藩出去的这些亲藩属国,更是要派驻使节。
其次三司需要招募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尤其是懂周边国家语言的人才,不然这些使节来我大明,人家就是大声说话,我们都不知道人家说的是什么,如何能做到知己知彼?
对外交往司预算无法确定,人员还没有就位,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请朝廷暂时先预算出一百万两银币备用。”
杨士奇皱眉道:“李大人,各部都能列出详细的预算用途,独尔不能做出预算细则,老夫不能应你!”
“元辅!下官已经向元辅与诸同僚解释过,对外交往部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善下属各个机构的运行机制,若是笼统的进行预算,既是对朝廷钱粮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外事工作的不尊重。
暂时下官只能确定在大明的藩属国派驻使节,其他各国大明能否与其建立外交贸易关系,取决的不是对外交往部,而是取决于海军,海军发现多少国家,对外交往部才有与其建立关系的可能。”
皇帝这时候说道:“内阁若是不愿意为对外交往部的外交工作承担预算,那这笔预算朕出了,不过国与这些国家来往所获得的好处也归朕私人所有,如何?”
皇帝的话让众人心中狐疑,一个与蛮夷打交道少赔点儿钱就已经很不错了,能有什么好处可言。可是皇帝这些年从来不干赔本的买卖,能让皇帝如此重视,其中的利益绝对不小。
“陛下!臣不是不愿意为对外交往部拨付预算,而是李侍郎的话语含糊其辞,让臣难以辨别真假,臣不敢妄下结论。”杨士奇不敢真的把对外交往部退给皇帝,就如当年把把商税与海关交给皇帝一样,几年下来便让皇帝将他们挤兑的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
“几人如此那就将对外交往部的预算放在特别预算当中,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拨款。”皇帝折衷说道。
“臣没有意见,就是不知道李侍郎有什么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