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形成了一大批有家室的职业教徒,称白莲道人。
因其“在家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又被称为不剃染道人或有发僧。
到了元朝的时候由白莲道人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堪与佛寺道观相比。堂庵供奉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等佛像,上为皇家祝福祈寿,下为地方主办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筑桥之类的善举,并以此来收敛信徒。
不过白莲教的堂庵多拥有田地资产,而且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继,世代相传,所以堂庵的财产,实际上是主持者世传的家产。甚至这些头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结豪强,成为了地方一霸。
到了元明清三代,白莲教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组织底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从它诞生以来的一千多年里,白莲教成了这片古老大地上各种异端,左道,邪…教的总称,但实际上,它又是一个独立于道教和佛教之外的重要宗教,反映的是整个下层社会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斗争。
甚至,在主世界,只要这些白莲教徒不闹事,那么在主世界和其他的世界里面,对于这些白莲教徒都是非常的友善的。
毕竟这些家伙说实在的就是社会的底层聚集在一起的自保而已,大家打击的都是利用他们的那些野心家,而不是这些底层的民众。
不过这个时候,寇准把这个说出来,就是因为在南宋的时候,南宋的朝廷已经把白莲教列为了邪教。
虽然,因为赵括来自于其他世界,对,对白莲教的了解过多,所以并没有对这些地层民众进行打压,但是不妨碍他们打压那些庵堂的主持,并把这些人的罪行全都扒了出来。
这个时期的白莲教主持也没有多少的好人,他们都是一群生了孩子的和尚,如果这些主持都是不剃染道人的话,那大家也说不出来什么,可是这些寺庙的住持全都是一副受了戒的模样。
所以民众们也都把这些受了戒的白莲住持,看成了真正的和尚,在知道了这些和尚居然都娶妻生子之后,所有人对他们的感官都不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